小小郭連4K

只要郭泓志的high fastball解除封印,大聯盟打者也只能拿香。

前面我就嫌過陳峰民在WBC的配球,小小郭的high fastball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變化球和拼命壓在膝蓋低的速球。結果控球沒有,曲球騙不到打者出棒,球的尾勁也不見。台灣捕手真的不好,在棒球裡最重視資訊戰的位置,我們的選手卻還是一路承襲老觀念,除了堅持配球一定要一外一內輪流或是全走外角之外,也不懂去適應投手的型,每個投手都是一樣的配法,難不成要投手反過來適應捕手不成?

一般情形下當然球是不要丟到偏高位置,球壓低才能避免被痛擊,這是常識。可是這種防止挨打的守則並不是對每一種情況都適用,特別是對於火球投手。

我們知道fastball出手後球的旋轉方向向上,會有magnus force,我們也知道一般來說球從投手丘起動到進打擊區大約會有一公尺的直線下降幅度,所以對打者而言,實際上下墜一公尺的速球看起來會像是筆直射進好球帶。而有些投手球出手轉速較快,magnus force較強,球進本壘板時下墜幅度小於一公尺,打者看起來就會像是球往上飄。所謂的rising fastball上飄球,並不是球真的飄起來,而是球下墜幅度較小讓打者產生球飄起來的錯覺,這也就是我們稱的尾勁。

對於火球投手,這種尾勁帶來的「上飄」就是他們速球的威力所在。同樣是時速150公里的速球,有的人丟起來沒有尾勁打者容易掌握,有的人丟起來球有向上尾勁打者的棒子根本摸不到球皮。可是對這種快速球會跑的投手,如果捕手硬要求他們將球壓低丟膝蓋高,一方面是球速越快控球越難精準,二方面是這種進壘位置違背投手的尾勁方向,就跟叫戰士拿矛去刺敵人,但矛卻只有柄沒有尖頭一樣。

所以有些人可能覺得奇怪,為什麼曹錦輝跟郭泓志代表國家隊打球時球速都沒有他們放洋時快,看大聯盟比賽看得到95mph連發,換個台灣捕手配就變成150km/hr極速。這就是配球觀念造成的差異啊,人家知道怎麼unleash the animal,我們這邊硬要他們將球壓低犧牲尾勁求膝蓋高,所以小小郭能在美國投的虎虎生風,單丟速球就讓一堆大聯盟打者空振,一換了環境馬上就變成丟一堆變化球期待騙到打者。

台灣捕手應該學習怎麼將投手的實力完全發揮,不是在那邊死抱教條壓抑投手的才華。另一方面,小小郭不愧是亞洲第一強投。在這個左手後援投手缺乏的年代,連Jesse Orosco都可以丟到46歲才退休,小小郭的存在可謂老天送的大禮啊。

別嫌他控球不好,年輕的左投手控球不好不奇怪,年輕又丟95mph速球的左投手控球不好更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且不管球怎麼亂跑,或裁判好球帶怎麼小,只要能讓打者揮棒落空的球就是好球,這是不變的事實。

在〈小小郭連4K〉中有 6 則留言

  1. 忠實觀眾又來了,看了三遍,好像找到一個字
    哈哈,別罵我呀,愛文心切呀

    >>>….我們也知道一般來說球從投手丘起動….
    似乎是 “啟動” 吧

    另外本日bbs廣為流傳的梗就是:

    “加上小小郭自己打擊的 1K,所以應該是 5K”

    嘻……..

  2. 報導上說小小郭在1A最快的時候就可以到high-90s,受傷之後是不是有掉個2~3mile,還是說只是不敢投?

  3. 聽說小小郭到1A的時候就被1A球隊的經理說
    “這傢伙可以直接上去大聯盟了”@@?

    好可惜,我都沒有看過開刀前小小郭的投球 囧rz

發佈回覆給「acer」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