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會批評英文不代表國際觀啊

昨天又突然想到這個問題XD

說明白點,叫大家狂學英文代不代表國際觀這種問題是一回事啦。可是什麼樣的人會特地寫一篇文章批判,還說什麼一本除了考試以外永遠不會被翻閱的「(購買時)最新版本」原文書籍,和一本購買時版本有些過期但往後仍會被翻閱的中文翻譯本,哪一本比較有教育功能?比較能讓人學到東西?這種智障話呢XD

K-ON裡的平野唯和田井中律。大概是這種人吧。

至少就理工相關科系來講,很難想像會有人有這種天方夜譚似的幻想。(為什麼原文版就會只有考試時才會翻?又為什麼中譯本就會變成上完課後還會拿出來翻?這人是有英文恐懼症嗎?)

以數學科系來講,我們大家都學過一個叫做iff的東西。If and only if,iff A then B的話,A ↔ B,當A成立且只在A成立時B成立,亦即A成立的話B必成立,B成立的話A必成立。

用英文來解釋是再簡單不過的東西,”if” and “only if”。可是這玩意的中文翻譯叫什麼。

「若且唯若」。

用中文譯本來唸數學的人每個都讀不好,就是這個道理,又坳口又無法充份表達這個經常用到的東西的意義。

可是你還只能接受這個現實,因為沒有人能找出更適當的翻譯法啊。畢竟這是個很常出現的東西,你總不可能每次出現都寫長長一串話來說明它的意思吧。

於是乎,你可以選擇用英文來寫你的證明,你也可以若且唯若來若且唯若去,然後沒有人知道你在幹啥洨,包括你自己在內。

如果把原有的名詞都翻成自己國家的語言就可以比較方便學習的話,那生物的學名早就被淘汰了,學天文的人也不會去背那些亂七八糟的希臘字了。

笨蛋才會真的以為世界上的學問都是用英文,英國人米國人都過爽爽,不需要學其他國語文的東西哩。

我看根本就是因為那些人「英文太爛了」,所以才在那邊靠腰說為什麼都要用英文而不能看中譯本吧。

就跟K-ON裡的平野唯和田井中律一樣啊XD


更不用提只要有朋友在出版社的人都會知道,中譯本幾乎都是什麼人在翻的呢嘿嘿嘿。

在〈什麼樣的人會批評英文不代表國際觀啊〉中有 23 則留言

  1. 很多數學的專有名詞都翻的莫名其妙啊
    像數論裡面的二元運算子mod
    中文翻成什麼模除,比原文還難懂是怎樣XD

  2. 數學還算好的,一堆領域翻譯不統一就算了還差個十萬八千里,用中文根本無法學習。 -_-

    其實把教科書翻成中文有助於知識推廣(注意大學的教學不算是推廣…)這應該沒問題,可是那是建立在翻譯可以用的基礎上,而台灣的專業翻譯環境根本只會讓讀那些譯本的人不但無法和讀原文的人溝通,他們自己互相如果不是看同一本可能都無法溝通…

  3. 中國就是什麼名詞全部翻成中文, 而且連前段大學都採用這些充滿彆扭翻譯的中譯本當作正式的上課教材. 跟他們討論還得在腦中先把那些彆扭翻譯翻回英文才猜得出他們在講什麼鬼.

    當然那些狂吹中國大學生有多神的人對於這個問題是直接無視的.

  4. 喔對了, 中國高校會大量使用中譯本其實也不是為了什麼推廣容易, 單純是因為窮酸不想花錢買原文書, 而跑去買那些根本沒有授權, 山寨出版社靠幾個學生打工翻出來的山寨書.

  5. 第一段那個舉例很謎啊
    如果是只有考試才要翻的書
    平常誰會去看啊XD
    就算是中文的, 有誰會閒著沒事去看課本嗎?XD

  6. 說到美國人需不需要學其他國家的語言….

    通常美國人高中的時候都有選第二外語課吧? 話說上過這些課之後,這些人真的都有辦法烙幾句西班牙文法文或德文,然後有使用這些語言進行最基本生活溝通的能力耶.

    而且他們都覺得多會一種語言蠻屌的,聊天的時候還會無意間烙上幾句.

    不過這些東西,升大學也不需要考.

    為什麼台灣人上了比這些人更多的外語課,而且還要很認真讀因為升學要考,可是最後一堆人沒辦法烙上兩句,也沒辦法進行簡單的生活溝通,甚至連升上大學了還要找一堆藉口說英文沒用?

    老實說我覺得這根本應該去跟一堆領十八趴的人追究責任才對-_-

  7. 話說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高速公路最右線車道,往前會必須進入出口交流道的情況,中文要怎麼標示?

    Exit Only. 這要怎樣翻? 我覺得這會比若且唯若更糟XD

  8. 好像叫交流道右轉專用道啥洨的? 不過我們的指標是只有寫前方oo交流道 右轉. 然後就一堆直行車會佔用這種車道XD

    當然偉大的十大建設中山高也不一定是右轉, 有的是右二線, 有的根本是左線就是了-_-

  9. >>通常美國人高中的時候都有選第二外語課吧?話說上過這些課之後,這些人真的都有辦法烙幾句西班牙文法文或德文,然後有使用這些語言進行最基本生活溝通的能力耶.

    那美國學生學的『第一外國語』是什麼?

  10. 我記得以前有個老師是跟我們說
    不要太相信英文版本的書
    前題是這個原文不是英文
    比如說德國或法國學者寫的
    中文譯本有時反而贏過英文版

  11. 在台灣敢這樣自稱的記得只有法律系吧o_O

    因為台灣的法律系大師都是德國那個系統來的, 直接從德文原汁原味翻, 所以的確可能台譯本比英譯本好(同樣是二手版)

    其他學門基本上中譯本如果從英譯本再翻過去, 二手轉三手了只會離原作越來越遠XD

    我想到Hermann Hesse傳說中讀了中文詩就說歐美作品都是垃圾, 然後職接學中文的逸聞XD

  12. >>通常美國人高中的時候都有選第二外語課吧? 話說上過這些課之後,這些人真的都有辦法烙幾句西班牙文法文或德文,然後有使用這些語言進行最基本生活溝通的能力耶.

    如果我們高中可以選修的是廣東話,客家話,上海話…之類的漢語,要達到最基本的溝通能力也不是問題呀。

  13. 寫個題外話……

    ゆいちゃん這麼可愛, 請阿ㄈ別改她的姓吧, 人家是姓平沢(ひらさわ)的
    XD

  14. 在台大數學系念書的時候,大家還頗常使用”若且惟若” , 因為只有四個音節唸起來很清爽,像成語那樣子習慣成自然。 至於書寫還是盡量使用”iff”或雙向箭頭””,無非就是圖個方便,事在人為而已,語言是一種習慣養成,並不存在必然的優劣取代關係。

    不喜歡念原文書的人頭痛的部分通常是長篇文字解說。很少人(通常是中文程度太差的)會為”若且惟若 = if and only if” 這種簡單的替代關係感到困擾。

    至於學外語。 英美人學 法語/西語/義語/德語 的難度並不比 我們學習 閩南語/客語/粵語/吳語 高吧,不過奇妙的是,前者被稱為外語,而後者被稱為方言。

  15. 在台大數學系念書的時候,大家還頗常使用”若且惟若” , 因為只有四個音節唸起來很清爽,像成語那樣子習慣成自然。 至於書寫還是盡量使用”iff”或雙向箭頭””,無非就是圖個方便,事在人為而已,語言是一種習慣養成,並不存在必然的優劣取代關係。

    不喜歡念原文書的人頭痛的部分通常是長篇文字解說。很少人(通常是中文程度太差的)會為”若且惟若 = if and only if” 這種簡單的替代關係感到困擾。

    至於學外語。 英美人學 法語/西語/義語/德語 的難度並不比 我們學習 閩南語/客語/粵語/吳語 高吧,不過奇妙的是,前者被稱為外語,而後者被稱為方言,就變得沒那麼 fancy 了……

  16. mod 翻成模除,會覺得難懂,大概是因為你一直去聯想”模”這個字在中文裡面的用法,才會覺得很不生活化。 但其實原文 mod(module) 拿到英文裡面也一樣超不生活化的,只是因為我們習慣直接取用外來語名詞,去掉脈絡你就不會想那麼多。

    至於翻得好不好? 我覺得還不錯啦,用閩南語念念看就知道了XD

  17. 閣下應該看得出來我是在借歐洲語言來反諷”方言”這種唯我獨尊的大一統思想吧…….

  18. 我認為你舉的例子沒什麼說服力. 若且唯若有什麼問題? 純粹就是你聽不習慣而已吧. 而且日本人可是什麼數學書都可以翻成日文喔. 光GTM 系列的我就看到好幾本了, 誰敢說日本人數學搞得不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