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書賣多少錢都要政府管,在台灣當老闆真輕鬆啊

看酪梨壽司的噗在談這個議題

新書不能折扣太多 出版商促立法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0.07.18 03:22 am

走進書店,「新書七九折」等牌子掛滿牆;上網路書店,大家等著搶購殺到六六折的折扣書…圖書發行協進會與獨立書店聯盟等出版業者,正研擬推動限制新書折扣的「圖書統一定價制」,希望遏止折扣戰的惡風。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教授邱炯友研究指出,、法、日、韓等國,均立法限制新書折扣,如法國規定新書出版兩年之內,折扣上限只有百分之五;日本規定書店銷售圖書價格須與出版社指定銷售價格相同。

遠流董事長王榮文指出,如今許多新書一上架便打七九折,養成讀者「非折扣不買」的習慣。這些折扣所造成的利益損失由出版社吸收,出版社再轉嫁到作者、編輯等製作成本上,嚴重影響台灣出版業的品質與生態。

然而,讀者「賺到」了嗎?小小書房負責人劉虹風指出,因應新書上架折價風,出版社已開始調整定價公式,將新書定價調高一兩成。

台灣書價這幾年大幅攀升,看似反應紙張成本的調漲,背後卻是為了補回因折扣戰損失的利潤。「折扣愈大、書價愈高」的惡性循環之下,讀者未蒙其利。而出版界也不因調高書價而獲利,在激烈的折扣戰中,出版社、書店的行銷企畫得把心力放在應付折扣談判上,長久造成出版產業的內耗。

郝明義以英、法兩國為例。英國在一九九五年廢除圖書統一定價,法國卻維持至今。多年下來,英國書價越調越高,出版界依然飽受大賣場折扣書的威脅;反之,法國出版卻維持穩定品質。

「圖書統一定價制」是否違反「公平交易法」、有違自由市場開放公平的競爭機制?郝明義指出,即使在資本主義大本營美國,亦制定「羅賓遜帕特曼法」,規定出版社給予大小書店一樣的進書折扣

聯經出版社發行人林載爵指出,如日本、法國皆視書本為「文化商品」,有別於一般商品,日本甚至在公平交易法中明訂「書本排除在外」。他表示,出版界已花了一年半辦說明會凝聚共識,近期將草擬說帖向立委遞案。

【2010/07/18 聯合報】

第一個問題,米國有立法限制新書折扣嗎?

從這個來看,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典、澳大利亞等國都沒有限制。

第二個問題,該文中所說的「羅賓遜帕特曼法」就是他說的美國立法限制新書折扣?

這根本就是過度解釋吧。該法案是反價格歧視,以就是以反壟斷為目的的法案,怎麼被講的好像米國也在搞限制定價了?實際上該法案是規定商品提供者不得利用價格歧視以造成壟斷或破壞市場競爭。

In general, the Act prohibits sales that discriminate in price on the sale of goods to equally-situated distributors when the effect of such sales is to reduce competition.(WIKI)

哪裡是說米國人也限制新書要統一定價?

底下是整理我之前在噗上對該議題的看法︰

實際上,光想就知道這是實體書店業者面對現在網路書店的消費方式做出的反應啊。

當網路上就可以比價,還因為通路的方式讓這些網路書店可以開出更低的價格(省去了實體店面費用和倉儲費用,搭配便利商店也節省運費成本),這些都讓成本比較高的實體書店(特別是非集團的獨立書店)跟不上。不過這些被幹爆的實體書店經營者面對網路時代造成消費習慣改變的現狀,不想新的對策因應(比方說成立聯盟、聯合跟出版商議價以降低成本),而是要政府不准這些成本較低的網路書店賣比較便宜,要政府把網路書店的優勢拆掉,這就是他們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背後的動機。

真是天真啊。他們真的以為規定網路書店不准賣比較便宜,民眾就會再把現在養成的網購習慣改回以前逛書店,讓他們有得賺嗎?XD

其實這是一種拒絕競爭的心態。碰上新的強力對手不思考怎麼改革自己,而是叫政府去阻止這個新對手來搶市場。台灣現在一大堆開公司的老闆最會的不就是這招?那還談什麼放眼世界,連在這個小島內的生意都要找政府來幫忙鋪路自己才做的下去。

而叫記者寫這麼一篇報導,只是打著一個「防止價格惡戰」的名義以期待自己站在道德高位,爭取民眾支持而已。

有些贊成的人的觀點也很好笑,他們說定價統一也好,因為這樣他們就不用花很多時間比價了,反而對消費者有利云云。

姑且不論為什麼他們會認為通通賣100塊會比有的賣90有的賣95有的賣100要好啦。啊他們會認為只要政府管制泡麵售價,以後去哪一間雜貨店都買到相同價格的泡麵,就會比現在價格不同還要比價要方便喔?現在雖然價格不一樣,可是誰不知道全聯一定比較便宜?基於這個「信賴感」我們要找便宜的會直接去全聯買,如果要貪圖方便和種類多的就會去三步一家的便利商店買,哪裡有那麼多比價的問題?

而且如果很多人都有比價的需求,自然會出現比價網之類的網路服務,這才是市場自然發展會發生的事情。當大家都認為比價很複雜會去依賴比價服務時,就會有人出來做這個來賺錢。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統一定價來控制。

而有些圖資的學者很愛說的就是德法等國控制定價造成他們的書品質高,出版業蓬勃發展作者都賺飽飽人民都有好書看,最後形成了超有文化的書香社會(比方說這篇文章)。這根本就過度偏頗,應該說是把不相干的事情混在一起講。

控制書籍定價唯一的作用就是維持獨立書店的營運,跟出版商「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然也跟寫書的作者的收入無關。最好的例子反而是上頭講的米國那個反價格歧視法案,你看雖然米國限制了出版商不得用價格歧視的手段提供書店不同的價格,可是書店實際上拿出來賣的書還是折扣不一啊。從這就看的出來其實書店對消費者端開的價格,和出版商開給書商的價格,並不一定存在關聯性。

統一定價只是一種政府力量介入干預市場的行為,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他們認為讓小書店存活下去很重要,所以要立法幫助他們。

不過這樣作也有缺點,因為這一看就知道該政策帶有圖利性質,除了圖利小書店讓他們避免被市場打垮外,也圖利連鎖書店,因為這些通路一定可以跟出版商談到更好的進貨價格(除非有上述的反價格歧視規定),倉儲跟推銷成本也因為是一個集團統一處理而一定會低於獨立書店,也就是他們的成本較低,而且不需要將其反映在售價上,也就是他們賣同樣一本書,獲利額會提高。

所以這是獨立書商和連鎖集團交相賊,請政府幫打手圖利他們的行為。然後吃屎的就是消費者,因為他們被限定只能買貴的書,無法從書商的價格競爭中搶到便宜。而通書商跟出版社購書的價格與最終端的書籍定價是否統一又沒啥關係,出版商又不會被圖利到,寫書的當然也不會被圖利到。

把只牽涉到通路這塊的政策講成是什麼美好的東西,說什麼會讓文化變高檔之類的,這根本就沒有關聯性。

幾十年前或許存在一個獨立作者四處找不到出版社願意出他的書,只好寄身小書店賣,結果口耳相傳反而讓他得到大書商青睞的例子。可是現在呢?現在人要出書門檻比以前低太多,自己開個blog寫文章寫到粉絲破表就會有人來談出書事宜了,哪裡需要特別保留這種管道才能讓獨立作家生存?

那篇文章講到這句話也很好笑︰

而美國人口是德國三倍,但在零五年美國出版的新書約有172000種,還不到德國兩倍, 這些數字顯明德國人出版閱讀氣氛濃厚的程度。

我也可以提出另一個也很合理的解釋︰「這些數字告訴我們美國的網路可能比德國發達很多,出版品除實體化外還有其他管道流通」。

同樣是傳遞資訊的媒介,美國人如果已經習慣於使用blog或twitter表達自己要講的東西,而很多民眾也將閱讀習慣從紙本改為上網看網誌,那麼去強調紙本沒有推出足夠種類的書籍有意義嗎?網路是個發表資訊的成本更低,而且傳遞速度更快的媒介啊。

這讓我想到日本的流行音樂榜。有些人就說現在單曲跟專輯賣的數量都越來越低,什麼幾千片CD也可以入週榜,可見現在日本流行音樂越來越難聽。

這就是完全無視於時代改變的想法啊。現在看Music Station的榜單,除了講CD銷售量外,有時也會說什麼手機下載數量爆表之類的,這就是告訴我們民眾取得音樂的消費習慣改變,現在用手機下載單曲成為比買CD更重要的方式(其實這也正常,買一片CD裡頭只塞兩首歌,這不就強迫人要一直換片?-_-)。

在這種時代一直去強調什麼CD銷量變差,或甚至去主張要政府禁止網路音樂商店提供下載服務,以挽救實體唱片行的生意,這不是一種反抗市場競爭的孬種行為嗎?

現在那票傢伙在推的「圖書統一定價制」也就是在玩這一套啊。

在〈連書賣多少錢都要政府管,在台灣當老闆真輕鬆啊〉中有 13 則留言

  1. 某不打折書店:”誠X雖為台灣的象徵,但已面臨經營困難,今年到目前為止已虧四千多萬,如果大家再不多多進場買書,不排除標售”
    誠X信徒買貴天龍人:”政府在幹嘛,快出來補助阿”

    我討厭誠X,希望到時候他不要跟爪爪一樣整天出來哭

  2. 這倒不會,誠品書店本體本來就是虧錢的,且誠品賺錢不是
    靠書店,更不是靠網路書店,而是房地產。

    真正該該叫的應該是出版社,因為定高價後書店掌握折價促
    銷權力跟大量進貨後退貨的生態讓他們存貨壓力很高、而利
    潤又很薄。

    以上心得來自於研究誠品如何一邊虧錢一邊賺錢XD

  3. 以上的F大關於綠綠的留言是F大要修正原文的意思嗎? 對此議題, 我是外行, 但很有興趣. 不知會不會再發展下去呢?

  4. 來這裡的前輩果然都很犀利阿~~~~~
    我的確知道不知道誠品怎麼賺錢,是怎麼用房地產賺的呢?
    也許是我年紀太小,也許是我的同儕都太笨,也許是我身處美國安的選區
    我附近很多人都是喝星巴克用MUJI穿CONVERSE去誠品買原文的小說(有電影的那種,丹布朗或哈利波特)
    我還以為誠品是靠”品味”人士生存的
    我跟這些聞鯖(文青,智商跟魚差不多)不熟 不過他們真的錢花很多,書買很少

  5. 誠品集團吳先生的女兒的女兒說過啊
    去google看看應該有
    實際上確實是靠”品味人士”生存的

    另外,這是一場出版社跟誠品的戰爭
    (誠品現在總營收已經是實體書店二三四名的總合了)
    出版社是打算用統一定價讓他們可以把書價硬拉高、提高毛利率
    由於實體書店現在都是寄銷制了 毛利是幾乎固定的
    這樣硬僵固書價後出版社的毛利可能會提高
    而實體書店跟讀者的利益會因為售書量下降而受到侵蝕

    也就是出版社打算藉由降低銷售量、提高單價/毛利來對消費者跟通路商宣戰
    消費者會因此吃屎是一定的
    但是他們想對付的通路商誠品根本沒在怕的
    說不定誠品會更爽,因為可能更多人連網路書店都不用了
    都跑去誠品看書吹冷氣XD

  6. 我還以為前輩說的是什麼很特殊的財務操作,”淡水情歌”真的很賺喔?(誠品圖書館公教人員最愛XDDDDDD建商的廣告)
    我個人覺得”品味”跟”態度”一樣都是妙不可言的東西,特別是在美國安的選區~

  7. 不過價格戰到一個極至的話,就會像台灣電腦零售業一樣,每年倒一兩個大咖,所有的網拍價格利潤都不到50元。

  8. 台中剛好有兩個誠品的案例(在不遠處)
    一個是舊龍心百貨,業績奇差無比後被誠品買下
    不過這是失敗的例子XD
    因為舊市區真的已經變成東南亞租界了

    另一個就是勤美誠品
    這間的操作就比較複雜了
    誠品基本上是賺淨收益的抽成
    所謂的誠品書店 就跟新光三越的意思是一樣的
    誠品現在根本是百貨零售業
    書店只是底下為了在百貨業差異化而存在的一個招牌
    誠品根本不是開書店的

    這些出版社想用這招婊誠品
    最後大概只會把自己婊死而已

  9. 為什麼零售業大咖就不能倒?網拍利潤50還在作就表示還是有利可圖,如果撐不下去,做網拍的人就會少,價格就會漲,這就是市場經濟呀,完全競爭市場只說福利最大,廠商進出自由,沒說不會有人倒閉呀。
    而且出版社自打嘴巴
    「因應新書上架折價風,出版社已開始調整定價公式,將新書定價調高一兩成。」,訂價的時候就把折扣算進去,書店打折根本傷不到出版社呀,如果現在書店不能打折,書價會降回去嗎?如果會降,表示立這個法沒用,管制前後消費者付的錢一樣。如果不會降,中間的價差誰拿走了?不過出版社這個舉動有點像要做卡特爾定價就是了。

發佈回覆給「denji」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