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Double Switch
Double Switch是沒有DH制度的聯盟比賽中最讓人驚奇的一環。常看美國職棒國家聯盟比賽的球迷,一定常常會在比賽後段時被教練突然的一記Double Switch搞的頭昏眼花。事實上很多主播和球評也往往栽在這一步,被認為應該已經被換下場的投手竟然還在場上投球的景況,有時還能讓一些轉播經驗也不少的播報員語塞。其實它的道理不難,但能否善用以幫助球隊贏球則真的看教練功力。欣賞投手要上場打擊的國聯比賽,若能將這個東西搞懂,必能提高不少看球的樂趣。
但一般台灣的球迷們對Double Switch的解釋其實是錯誤的。大多數人多半以為Double Switch就是在輪到投手打擊時更換代打,然後下個半局再讓這個代打接替其他打序的野手做守備。事實上這不過是不同半局的兩次更換球員動作而已。先是在投手打擊時將他換下,這是更換代打;下個半局將一個野手換下場由那位代打替換守位,並將下任投手派出場,這是一個更換守備球員。雖然同樣有「讓投手的棒次從原先的九棒移到其他棒次」的效果,但這和本質上是同時換下兩名球員的Double Switch是無關的。
實際上Double Switch只用在守備方的場合。多半是在替換投手時,一起將其中一位守備球員換下場,並將換上場的一投一打打序對調。比方說下個半局要輪由七棒開始打,如果把九棒的投手換掉。新上來的後援投手會因為在下一局需要啟用代打,而讓他只能投一點點就要被換下場。若這時將其中一位野手一起換下去,新上來的後援投手是接替那位野手的棒次而新上來的野手是替換退場的投手,這就達成一個雙換人。
原棒次 新棒次
1棒 CF 陳致遠 CF 陳致遠
2棒 2B 黃忠義 2B 黃忠義
3棒 RF 彭政閔 RF 彭政閔
4棒 LF 陳金鋒 LF 陳金鋒
5棒 1B 謝佳賢 1B 謝佳賢
6棒 3B 陳鏞基(打到這) P 曹錦輝
7棒 SS 鄭昌明 SS 鄭昌明
8棒 C 葉君璋 C 葉君璋
9棒 P 王建民 3B 張泰山
換投手時同時換下前一局剛打完的六棒三壘手,並且上來的棒次互換,這就完成了一個Double Switch。
當然這種雙換人也不一定只能用在投手打擊的比賽,只要是守備方同時換下兩名野手,上場的兩人守位和棒次交換,這種同時發生但非兩個獨立事件的換人就可稱之為Double Switch。那為何這種換人不會在進攻時發生呢?因為棒球規則裡限制只有在場上的球員才能被替換。唯一會在進攻時換同時換兩人的場合是其中換一個代跑,但這種打者換打者跑者換跑者的異動屬於兩個獨立事件,不需要非得同時做換人才行。既然同時永遠只會有一人上打擊區打擊,就不可能在進攻時做雙換人。所以你可以在九棒王建民上場時說你要把他換成張泰山,裁判會接受,因為當時輪到九棒打擊;但你如果要說要順便換掉陳鏞基,裁判不會理你,因為陳當時並不在場上。一直要到這個半局結束你跟裁判確認守位時,才能將陳換下場休息。
這種戰術的使用時機又為何?最常發生的狀況當然就是在換投手時不希望下個半局因為更換代打而讓後援投手只丟一下下就被迫換下場。所以在下個半局就輪到投手打擊,而又希望新換上的投手能夠在下一局繼續投時,教練就會做出Double Switch。當然,並沒有硬性規定一次只能換兩人,如果教練功力深厚加上板凳球員充足的話,要做出三換人、四換人以上都不是不可以。
如果在某一局輪到防守的時候,球隊來個九上九下,那麼接著誰要打哪一棒,是完全可以重新排的。
老實說,這一篇的敘述讀起來不通順,有些地方文法有些問題……